【印刷包装展】数码印刷印后加工中存在的问题
时间:2018-07-24 来源:
传统胶印由于使用的印刷油墨和承印物等的不同,印后加工工艺相对比较复杂,但操作者可以根据丰富的经验,保证印后加工的质量。然而随着数码印刷市场份额的增长,新的数码印刷系统和印后加工材料的多样性使这种经验受到明显的影响,在印后加工中出现问题的几率大大增加。
印后加工出现问题的原因
数码印刷的印后加工会出现什么问题?光是观察数码印刷中转移和附着在纸张表面上的墨粉或墨水及其物理化学性能就足以引起人们的深思。胶印在油墨涂布率为300%时,平均墨层厚度(干燥后的)约为4.5μm。而喷墨印刷在同样的油墨涂层时,其干燥后的墨层厚度在1.5μm范围内,采用静电照相(数码印刷)方法印刷同样数量的墨粉时,其厚度约为18μm。由于墨粉不能或只能少量渗入纸张表面,所以墨粉是否能达到良好的附着,这种附着是否能允许进行印后加工都是问题。
在一些采用静电照相原理的数码印刷系统上,为了完成墨粉定影,必须涂上硅油,这种硅油可使印刷图像的表面张力减小。也可选择在定影中采用不需要涂硅油的碳粉蜡,但它并非能够完全黏合或很好地被润湿。
喷墨墨水品种越来越丰富,从油基、水基或溶剂基直到UV固化墨水应有尽有。如果喷印的墨水表面活性很强,印刷图像的表面张力又比较小,那么即使喷印的墨层厚度较薄也会在印后加工中出现问题。
这两种情况都给印后加工造成困难。
未知的性质
为了弥补胶印油墨中矿物油不易“黏合”的缺点,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例如在印刷时涂布一层水性打底光油,这样不但以后的UV上光或覆膜都不成问题,而且质量可以有效提高。但是,迄今这种方法在数码印刷中尚未或只是个别使用,数码印刷品为上光或覆膜所做的准备工作无疑都将转移到印后加工流程中。
市场上现有的透明墨粉可以实现金属效果,只不过这种墨粉避开了传统的印后加工方法。越来越倾向大尺寸和高速运转的UV喷墨上光机向传统印后加工提出了挑战。
胶印油墨制造厂的配方没有公开,但油墨制造厂的说明和建议可以帮助印刷企业解决严格的材料组配问题。而在数码印刷使用的墨水和墨粉方面,当涉及配方、相互作用和与上光油和覆膜胶黏剂的兼容性时,人们却遇到制造商“神秘的沉默”。因此对数码印刷品的印后加工只能是“不断摸索的加工”方法。
典型的问题
在数码印刷所采用的静电照相原理中,热定影会使纸张太过干燥,使印刷品失去平整度,从而造成不可接受的后果,但这只是最简单的情况。
通过热负荷,纸张中“凝固”的张力被释放出来,从而造成印张不平坦,或由于失去水分而造成纸边严重变形,这两种情况都将阻碍印张在覆膜和上光机上顺利运行;有时甚至印张不可能顺利通过。与印张过度干燥有关的静电负载问题,也会影响印张在印后加工过程中运行的性能。
随着墨层厚度增加,墨粉在纸张表面的附着力会不断下降。如果墨粉定影不足或没有足够的附着力,那么印张在裁切时,墨粉会脱落。随后在覆膜时,墨粉或线条会以颗粒状在薄膜下分离,明显地暴露出外观上的缺陷。
表面的影响
印刷品接受上光能力的基本前提是能够控制其表面张力。从胶印产品上光来说,为了能够均匀地接受上光和附着,印刷品表面张力的最低值为35mN/m,这是完全必要的。
在不同纸张和数码印刷机上对油墨涂布率为200%的印刷品进行的实验表明,根据不同的机器与纸张的组合,印刷品的张力值应控制在26~41mN/m范围内才能够对其上光。在目前情况下,绝大部分的数码印刷品被列为是不能上光的。同时在数码印刷品上进行覆膜实验的结果也不大令人满意。
利用切边、压痕或折叠对覆膜产品进行印后加工,要求有足够的薄膜附着力,通过测量黏附的薄膜与印刷图像之间的剥离力可得出薄膜附着力。这种剥离力值需要达到1.3N/cm(力/试样宽度)。虽然在覆膜时会在胶黏剂中添加固化剂,但许多印刷品所达到的测量结果远远达不到限定值。
胶印中的鬼影也会出现在数码印刷中。如果事先看不出来的鬼影经印后加工后显现出来,就很容易被怀疑是印后加工造成的。客户会猜想这可能是印刷品覆膜或上光后在纸堆上粘脏而造成的,或者是在覆膜机的薄膜压光中或通过其他辊子转移而来的。其实鬼影早已潜伏在未经加工的印刷品上,只是覆膜或上光后光泽度有所增加,使鬼影出现。
一般情况下,出现鬼影的首要原因是使用的纸张与印刷方法不匹配。
总的来说,印后加工在未来的数码印刷中需要受到更多的重视。因此数码印刷纸张的认证机构呼吁,为了实现完美的印后加工,需要围绕重要的参数扩大测试范围,建立更加完善的认证体系。
来源:科印印刷
预登记:http://www.allinprint.com/c.aspx?id=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