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包凹印此类质量问题,“元凶”竟然是它?
时间:2020-10-28 来源:
凹印质量问题类型很多,但好多都没有统一的名称,对凹印质量问题的总结与交流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比如笔者接下来要和大家分享的“凹印杂墨印痕”问题,其本身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为了便于理解和沟通,有必要先和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杂墨印痕”。
是指凹印过程中某一色序油墨中混有与其不相溶的杂色墨,且杂色墨与该色序所用油墨色相差别较大,该杂色墨通过印版转移到印品上,使印品上该色序对应图案中出现有别于该色序色相的杂色墨痕。由于杂色墨随着该色序油墨的循环而流动,因此印品上杂色墨的印痕形状和位置均不固定,且可能会时有时无(类似于油墨气泡在印品上形成的墨泡花)。
(1)油墨循环装置未清理干净。产品换单时墨槽(又称印版小车)、墨缸、墨管(有的印厂为了给油墨降温,解决干版堵版问题,可能还会加装自制的外挂式循环冷却墨桶)等油墨循环装置未清理干净,其表面附着有与当下该色序油墨色相差异较大的干涸墨迹,在印刷过程中这些干涸墨迹因长时间浸泡而复溶,复溶后的油墨与当下色序中所用油墨不相溶或因时间太短而未能充分溶解到该色序油墨中去,且随油墨的循环流动进入墨槽,进而附着在印版上,在印刷压力的作用下又转移到印品上,印品上随之出现杂墨印痕。
(2)印刷过程中调色墨添加方法不当。比如,墨色调整时调色墨在当下色序的墨缸中一次性添加量较大,或者调色墨浓度较高未进行稀释就直接添加到墨缸中,再者调色墨添加到墨缸中后未能及时搅拌均匀,导致调色墨与墨缸中的油墨未能充分混溶(混合并溶解)的情况下,就被墨缸电机输送到墨槽中,随即附着在印版上,又转移到印品表面,印品上随之出现杂墨印痕。
前期凹印操作工在印刷某一烟包小盒时,发现所印金色色块上有红色的杂墨印痕,如图1所示。该杂墨印痕刚开始印刷时并未出现,印了一个班次后才慢慢开始出现,而且时断时续、越来越严重、越来越频繁。
从问题产品的表象来看,刚开始操作工认为可能是红墨印迹干燥不彻底造成的产品蹭伤问题,但仔细检查从红色色序机组开始至以后的所有机组的纸路,均未发现有导致产品蹭伤的部位,且用“胶带剥离法”测试红色墨层表面,也未发现有因墨层干燥不透、附着不牢而导致的墨层脱色现象。
后来操作工又想到,若是红墨干燥不透导致蹭伤,则杂墨印痕不可能只出现在金色色块上,空白区域(未印图案区域)也应该会有杂墨印痕现象,种种迹象表明该质量问题并非因红墨干燥不彻底而导致的产品蹭伤问题。
为解决该质量问题,技术人员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并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1)改变调色墨的添加方式
技术人员仔细分析问题产品后,发现杂墨印痕虽为红色,但只出现在金色色块上,空白区域和其他色块上并未出现,又联想到该金色油墨中确实需要用少量红色墨进行调色,因此首先怀疑该质量问题是因调色时所用红墨添加方法不当而引起的。
为此,技术人员随即改变了调色墨的添加方式,禁止把调色墨直接添加到该色序的循环墨缸中,采取在循环墨缸外进行调色,然后把调好色相的油墨稀释到上机印刷黏度后,再添加到循环墨缸中。
按此方法印刷一段时间,抽检发现该质量问题仍然时断时续,且严重程度和频次均未减轻,因此排除调色红墨添加不当因素。
(2)排查油墨循环系统各部位
排除调色红墨添加不当因素后,引起杂墨印痕的原因只能是墨槽、墨缸、墨管等油墨循环系统未清理干净,但到底是哪个部位未清理干净呢?我们又逐一进行排查。
一是墨槽,该墨槽在换单前就是印刷金墨的墨槽,虽然本产品所用金墨与换单前所用金墨色相不同,但同色系油墨色相差异不大,即使清理不净,有干涸墨迹,复溶后也不会引起杂墨印痕问题,且原墨槽中无红色干涸墨迹,更不可能导致红色杂墨印痕问题。
二是墨缸,该色组墨缸也是换单前的金墨墨缸,也不会引起杂墨印痕问题。
三是墨管,该色组所用墨管也是换单前印金时的墨管,也不会引起杂墨印痕问题。但在印刷过程中,该色序曾出现干版堵版问题,为解决金墨干版问题操作工临时进行了工艺调整,起用了外挂式循环冷却墨桶(对金墨进行循环降温)。虽然外挂式循环墨桶是新桶,无其他干涸杂墨,也不会引起杂墨印痕问题,但起用外挂式循环墨桶后,原墨管长度不够,曾经接了一段墨管。问题就出在后接的这段墨管上,这段墨管是原来印红色时用的墨管,墨管内壁有干涸红墨,刚调整完工艺时,印刷效果良好,有效解决了金墨干版堵版问题,也未出现杂墨印痕问题,但随着时间推移,墨管中干涸的红墨逐渐复溶,随之就出现红色杂墨印痕问题。
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之后,我们立即停机重新更换了新墨管。至此,杂墨印痕问题彻底排除。
该质量问题的解决过程让我们认识到了细节的重要性,要想在印刷过程中不出或少出质量问题,在产品换单时就要认真处理好每个步骤、每个环节,往往一个小小的疏忽,就会引起很大的质量问题,而在处理质量问题时更要注重细节,寻根溯源,不要被表观假象所迷惑。
作者|山东鲁烟莱州印务有限公司 赵树敏 马广省
山东工业技师学院 陈安宏
山东中烟技术中心 王炳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