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百亿级别的印刷企业告诉你,如何实现数字化运营管理

时间:2020-12-15 来源:

 

导 读 
 

本文为“2019年度中国两化融合暨智能制造应用领先暨最佳实践奖”参评案例。推进以MES结合智能排产系统(APS)项目实施,裕同科技实现了按需生产,精益制造,柔性运作,实现企业生产与经营的无缝衔接,提升交付能力与客户满意度。

 
一、企业简介

裕同科技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深圳,2016年在深交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002831)。从2016年至2018年,连续三年排名行业百强第一名。

 

裕同科技是国内领先的高端品牌包装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服务于数十家世界500强客户及数百个高端品牌,为消费电子、大健康、烟酒、化妆品、食品等行业客户提供专业的、有竞争力的包装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并致力于持续为客户提升品牌价值。

 

裕同科技实行集团化管理,截至2019年12月,已拥有57家子公司和7家分公司,在珠三角、长三角、华东、华南、华北、西南以及越南、印度、印尼等地设有生产基地,并在美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地区设有服务中心,超过20000万员工为全球客户提供服务。

 

裕同科技始终将“坚持自主创新,保持技术领先”作为核心战略,设立了裕同研究院,2017、2018年研发投入均超过营业额的4%,拥有丰硕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成果,累计有上百项行业领先技术,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创造力和强大的技术支持。

 

图1 裕同科技公司全景

 

二、企业智能制造现状

中国经济过去30多年的年均增长率接近10%,GDP的世界占比由2.7%迅速提高到目前的近15%,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中国奇迹”,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大力降低制造业实体经济成本是一大关键要素。因此,传统印刷企业转型升级,向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交付能力无疑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与趋势。

 

《印刷业“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指示了我国印刷业发展方向: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推动印刷业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传统业态向新兴业态升级,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推动我国印刷业加快“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全面提升印刷业服务产业、服务群众的供给质量和水平,实现由印刷大国向印刷强国的初步转变。

 

为推动我国印刷业加快“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裕同科技”)提前对印刷包装数字化智能工厂进行布局,对公司整个印刷流程工艺和信息管理进行改造提升,建立了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SAP-ERP)、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客户管理系统(CRM)、仓储管理系统(WMS)信息化管理系统和模块,实现了实现智能工厂内部从订单、采购、生产与设计等的信息实时处理与运营,并以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包装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PLM);通过对平面、结构、色彩及跨媒体等数字资产进行开发与管理,搭建自动化流程平台,采用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等工具实现印刷底层数据的协同设计与仿真;采用自动化、柔性化、智能化加工装配设备或生产线,实现整个印刷工艺流程参数的快速设置与控制,提高印刷效率与质量;以MES结合智能排产系统(APS),制定精确到工序级别的生产计划和物料计划,全面解决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管理,以准时制生产方式实现零库存生产;通过RF和AGV配合WMS系统实现车间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智能化仓储与物流管理;最后,通过跨媒体资产数据库,包含多种跨媒体资源,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增值服务;搭建智能包装云平台,结合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智能包装实现包装产品的防伪溯源与跨媒体营销,将包装赋予智能化增值服务。

 

智能制造为公司生产、管理、运营等带来丰富的经验,实现管理机构和人员减少约50%,年节约人力成本约36万/线,缩短交付周期20%,提高了客户满意度,降低了客户资源流失率20%,为公司带来新增营业收入约7亿元;同时也为印刷包装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工厂改造提供示范性作用,为加速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贡献力量,对重塑我国离散型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三、项目详细情况

1.项目背景介绍

 

由于裕同集团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客户数量持续增加,裕同产品种类较多如(礼盒、彩盒、说明书、纸箱、纸板等),多批少量占比大,生产周期短,库存呆滞严重,裕同集团为了让产能实现最大化、缩短生产制造周期,消减库存,提高交货及时率,提高公司整体利益。在东莞裕同的主导下,集团流程与IT中心的全力支持下,共同推进以MES结合智能排产系统(APS)项目实施,帮助企业进行资源和各个信息系统整合集成优化,实现按需生产,精益制造,柔性运作,实现企业生产与经营的无缝衔接,提升交付能力与客户满意度。

 

2.项目实施与应用情况详细介绍

 

以MES结合智能排产系统(APS)项目作为公司智能制造的核心项目,在公司领导及业务负责单位的主导下,历时将近一年,将整个项目从立项到实施上线验收,项目实施过程主要从需求调研、蓝图梳理、方案设计、系统实现、测试上线等阶段进行。

 

图2 项目实施历程

 

首先,我们召集跟单、计划、生产、IE等业务单位及项目小组多次讨论,按照以下策略对项目涉及到的全流程进行梳理:

 

1)需求锁定:客服跟单结合客户交货需求,进行判断优先级,(如米系列、联想、华为)明确客户需求,合理计划排产,每日滚动更新最新交货计划。

 

2)承诺交付:计划根据客户需求结合生产实际负荷,与跟单协同达成一致实际需求,并下达生产排产计划。生产根据计划排产信息进行生产并完工入库。

 

3)步骤三:检讨考核:设定各节点关键指标,建立考核奖惩措施。关键指标包括:

 

生产:生产达成率

 

计划:计划达成率

 

跟单:预估准确率

 

采购:供应商跳票率

 

图3 项目全流程

 

通过流程优化提升业务作业效率,可以看到需求计划管理、超期工单管理、物料采购及补料管理等核心业务流程的优化情况:

 

图4 需求计划管理优化

 

图5 超期工单流程优化

 

图6 物料采购及补料管理流程优化

 

通过多次的业务蓝图的梳理和研讨,综合分析和讨论,最终按照以下五个方面来搭建系统架构:

 

1)物料规划:结合库存、订单、BOM等数据,运算出精确的物料需求计划;根据订单的交期计划算出详细的物料需求时间,指导采购进行备料。

 

2)产能规划:系统根据预测订单数据,BOM数据及工时数据对未来产能进行分析计算,算出产能负荷工序及瓶径机台,指导产能储备。

 

3)主数据治理:通过APS系统上线排产要求,对交期、BOM、标准工时、刀模管理、报工数据等,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梳理,从而提升精益管理能力。

 

4)计划排产:根据计划策略进行排产--如交期优先、同材质、同规格、同料号不同工单等系统自动运算;让产能利用最大化,减少换版、换款等时间,效率提升。

 

5)报表分析:《计划达成率》《欠料分析》《计划表》《成品欠货表》工作量大耗时长现由系统开发实现自动邮件推送。

 

系统根据裕同现有物料需求运算规则,给出物料需求计划,提供物料需求分析、主计划排产、设备利用率、物料欠料分析等主计划相关排程报表,为管理改善、效率提升提供数据支撑。

 

图7 系统整体架构

 

图8 物料规划功能界面

 

图9 产能规划功能界面

 

图10 计划排产功能界

 

四、取得收益

通过系统的实施,主要给公司带来如下价值:

 

1)经营目标制定及战略规划提供决策:

 

决策:经营目标制定及战略规划提供参考;

 

分析:产品订单数量与金额预测、原材料、成品呆滞情况、工单结案情况等;

 

追踪:用于效率提升,纠偏预警等数据支撑;

 

改善:各工序机台信息共享、实际达成与目标差异等分析及执行改善。

 

2)客户满意度提高:营业部门反馈,交付周期在缩短,交付能力在增加,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客户资源流失,综合提升公司在同行业中的竞争优势,优先获得市场占有率。

 

3)公司运营层面:实施前后对比改善明显,运营问题得到改善,综合提升经营目标。

 

图11 运营管理提升

 

4)成本节约方面:综合成本节省约:61.7万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