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了解的凹版电雕工艺相关问题,都在这里了!
时间:2022-01-27 来源:
在凹印中虽然激光机的使用量在增加,但电雕机的制版量在市场中仍占据绝大多数。我们常用的电雕机按现在使用状况来说,主要有Hell K500系列、MDC 21系列、MDC GS系列及我们集团内的DYM系列四大类,其余如820、850、杭州科雷、日本的电雕机,或数量少,或已基本被淘汰,在此不做说明。
从电雕机雕头雕针的工作方式来分,基本有两类:一类是侧摆式,另一类是直振式。
其中,侧摆式是指雕针以一个固定柱为中心进行摆动,而直振式是雕针整体前后振动完成雕刻。Hell K500系列、MDC 21系列及我们集团内的DYM系列都是侧摆式,而MDC GS系列及820、850都是直振式。
根据这两种工作方式,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直振式网点的网形美观,因为其可以很容易使网点四面网墙均匀,而侧摆式很难,比如,同样是120度雕针,在雕刻170µm和120µm宽时不可能同时保证网墙均匀。
雕头的另一个参数就是雕刻频率,从最初的3200Hz到3800Hz、4200Hz、7500Hz、8100Hz,再到目前最高的12800Hz。雕头的雕刻频率直接影响雕刻效率,比如,雕刻同样的内容图案和工艺条件,8100Hz的雕头雕刻时间要比4200Hz的雕头少近一倍。
从电雕机的雕刻方式来分,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螺旋式,另一类是步进式。顾名思义,螺旋式是指雕刻时版辊匀速转动,雕头横向匀速移动雕刻,雕刻轨迹展开为一条螺旋线。步进式是指雕刻时版辊匀速转动,雕头每雕刻一周横向移动半个网穴宽度。
两种雕刻方式各有优点:螺旋式版面美观、工作效率高,雕刻速度较步进式快约30%左右;步进式在多版联排、保持网点一致性方面有优势,所以多用于特种版,如烟包、酒包或有细线等粗这类特殊要求的产品。
传统德产雕刻机的工作方式为步进式,传统美产雕刻机为螺旋式,现在的电雕机一般都具备两种雕刻方式。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客户带样的活,对于其中一些要求较高的活,不仅颜色、层次要求一样,甚至工艺条件也要求一样,这时就需要我们来判定样稿的工艺。由于缺乏经验,有些人不能判定是需要电雕工艺还是胶印、柔印工艺,或是激光、腐蚀工艺。实际上,判断方法很简单,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能看到与印刷方向一致的通道,肯定是电雕工艺;
(2)水平、垂直方向网点疏密不一致,肯定是电雕工艺;
(3)实地文字边缘有网点,是电雕工艺或腐蚀工艺,不是胶印、柔印工艺;
(4)如有包边、开关线等特殊工艺,可以判定是激光、腐蚀工艺。
用放大镜观察网点,如图1所示,我们发现所有网点图像都有4条直线,电雕网点为一条水平、一条垂直,另外两条为反映网点角度的直线,它们与水平垂直线的关系随网角变化而变化,而水平垂直线不变。
图1 用放大镜观察网点
除电雕外其余网点图像都是45度夹角直线,只有在45度时才有水平垂直线,其余情况都是四线一起转动(激光特殊网点除外)。
电雕参数包括线数、网线角度、针角。在实际使用时,有两个常用词汇,即标准网角、自由网角。
其中,标准网角最早来自德产雕刻机,是指通过变换线数角度设计4种条件,使其在叠加时尽可能不出龟纹,如常说的70线角0、角2、角3、角4,以组的形式出现;自由网角采用实际线数、角度命名,如70线30°等。
实际上,所有标准网角都可用自由网角来说明,如70线角0对应自由网角为71线36.87°,100线角4对应自由网角为100线40°。
线数、网线角度需要用网坑测试仪进行测量,如没有版辊只有印样,也可用带刻度的40倍放大镜测量,如图2测量网高为h,网间距为a,可按下式计算:
α = atan(h/a)
注:所用单位为mm
图2 线数、网线角度的测量
为了准确测量,以5个网坑为单位测量,再除以5,这样更加精确。另外,在实际测量时,要考虑图案内容、标准网角、自由网角及常用电雕工艺,在测量误差范围内修正数值。
如纯文字版,常用角度有30°、38°、45°、36.87°(标准角0)、40°(标准角4);
层次版,常用角度有30°、36.87°(标准角0)、40°(标准角4)、59°。
角度确定后,标准网角还是自由网角基本也定了,再考虑网线问题。网线的测定还有一个简易方法,用带刻度的高倍放大镜,在网坑角度方向上测量,看1mm内有几个网坑,就表示多少线,如7个网坑,就表示7l/mm或70l/cm。
深度的测量要用到网坑深度测量仪,目前没有激光或腐蚀工艺的公司一般不配备。依据深度可以计算针角,方法是在版辊上用深度测量仪测出深度D及实际雕刻网坑宽度A,按如下公式计算:
β = 2atan(A/2D)
由于深度测量误差较大及实际雕刻针的针角不标准,应多测量几次,计算后再按每5°为1梯往上靠,如算出为118°,则按120°认定。常用针角为100°~140°,每5°为1梯跳动,塑料层次版多用120°针。
知道针角,依据雕刻网坑宽度计算深度,公式如下:
D=A/2*ctg(β/2)
表1为层次版常用的网线网角,33.7°和56.3°在我国一般不用,日本采用过此工艺。当然,对应的标准网角和自由网角还有高网线相配,如90线角0、角2或90线30°、60°的组合。
表1 层次版常用网线网角
其中,70线角0、角2为常用标准网角搭配,70线角4为高网线文字版搭配;70线30°、60°为常用自由网角搭配。选择网线网角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文字笔划的粗细是选择线数最重要的依据,如有的厂家规定0.13mm以下笔划采用70线角4,0.13mm以上笔划采用70线角0等,同时角度也会影响文字线条的“锯齿”情况,一般情况下45°角“锯齿”最小,但同时要考虑上墨量的问题,折中后线条版多选用38°、40°或角0。
当承印物粗糙或油墨颗粒粗时,一般会选择粗网线如60线,这样方便油墨转移,当与文字笔划矛盾时通常会采取别的措施,如加深针角、加深腐蚀、修字等特殊工艺。还有些特殊工艺,如水性油墨、光油等,也是决定网线的重要因素。
一般精美的图案,采用的承印物也会较细腻,这时我们采用稍高的网线会得到更细致的层次效果,同时也是决定网角的因素:如图案整体以蓝色调为主,一般青版为30°或角0,可表现更丰富的阶调,品版采用60°或角2;如图案整体以红色调为主,品版采用30°或角0,青版采用60°或角2。
其余两支版中黄版为弱色,一般采用30°或角0;黑版多文字,一般采用角4或其他高网线条件。
有些厂家或客户提出某版加深、某版流平性要好等要求,我们要特殊考虑:加深可采用减小针角、降低线数、同线数降低网角(最小30°)来处理;流平性好主要是加大通道、选用较好针形、降低网角(30°流平性最好)来处理。
有时客户还要求不得用标准网角,反映标准网角叠加后网纹较大,这时我们就要选择自由网角的30°、60°工艺。
当上述条件都相同时,印刷环境和印刷工艺也影响电雕工艺,如车间湿度大、通风不好,应将线数高些、角度小些或针角大些,帮助流平;如印速快、墨转移好,可以将线数高些,以达到更细的层次效果。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标准网角和自由网角严格讲都只有一对角度不出龟纹,标准网角的角0、角2不出,自由网角的30°、60°不出,其余角度都出,如图3。
图3 标准网角的角0、角2、角3、角4组合效果示意
从图3可以看出,后4幅图都可以看作有龟纹,只不过由于网点搭配时大小不一、深浅不一、很少四色都重等原因,95%是看不出的,包括角0和角2的组合,其网纹也较大,国内有不少用户明确提出不用标准网角工艺。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黄版上有文字和线条,所以角3一般不用,而采用角0工艺。
自由网角层次版的组合只有30°、60°组合,常用条件为青30°、品60°、黄30°、黑30°。当有小文字、细线条要求时,如单纯为线条,采用90线38°或100线38°,如同时有层次,一般采用提取文件进行分雕的方法处理,线条采用高网线,层次采用30°。
但有时文件很复杂,不能进行分雕,这时的处理方法一般为全部用高网线,如由70线提高至90线,带来的负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效率降低60%,二是含墨量少了。相比而言,传统自由网角缺少高网线和粗网线的层次组合。经过笔者的研究和计算,找到了合适的高网线(高)和粗网线(低)组合,如图4。
图4 自由网角叠加效果
从图4可以看出,30°、60°的组合网纹更细,后面4幅图的叠加效果也较标准网角要好,这样就解决了自由网点只有一对组合的难题。同标准网角一样,实际使用时,一般不使用粗网线,常用组合是30°、60°和高网线组合。其中,高网线的算法,通过网宽采用60°的网宽,网高采用60°网高的1/2来计算。
龟纹也叫摩尔纹,以前的定义多集中在加网角度上,实际上在扫描、雕刻、印刷时都有可能产生龟纹。因此,笔者认为龟纹合适的定义应是因数据网格的重叠冲突而产生的规律性干扰网纹。
扫描时产生龟纹主要是印刷品扫描时对焦太清晰所致,模糊一下即可解决;雕刻时产生龟纹主要是单色版因边缘增强不合适造成版面上有纹,去掉边缘增强即可解决;印刷时产生龟纹主要是线数、角度不合适造成网点规律性叠加及错开,处理这类龟纹比较复杂,采用同一网线或同一组网线一般不会出现问题,如70线角0、角2、角3、角4或自由网角30°、60°叠加,如果还不能解决,就只有采用分雕的方法,即保持层次部分线数角度配套,文字线条部分按笔划给定线数。
色差是指在印刷过程中由于版辊尺寸精度、承印物变形造成不同色版网点重合、错开,以致使颜色不一致的现象。这个很好理解,如同样大小的50%的青网点和黄网点在重合和错开时显示颜色是不一致的,重合时偏青,错开时发绿,如果是与黑版重合时将会把下面颜色盖死,只体现黑。
常见色差有青黄色差、青黑色差、咖啡色差、品黄色差、品黑色差等,也可分为双色色差、三色色差。处理方法如下:
(1)如是两色色差,更换出现色差的一支版的角度,如角0换为角2或角4、30°换为60°等;
(2)将出色差的其中一支或多支版调深,使其并网,就不存在错开和重合的问题了;
(3)通过线数角度的相配,使其网点错开;
(4)由于黑墨遮盖力较强,透明性较差,可以在调整网点时降低黑版色量,用青、品、黄三色取代,从而减小色差几率。
通过上述方法并不能完全避免色差,仅可减少出现几率,同时色差的出现有些在印刷以前是不可预知的,如青黄色差等,它和色量大小、版辊尺寸及联排数量都有关系,并无规律可循,但黑色、咖啡色色差可提前预判,通过调整可避免或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