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刷色差控制的秘籍

时间:2022-12-20 来源:

 

 

 

 

 

 

 

 

 

 

 

 

 

在烟包生产中,偶尔会出现产品综合色差ΔE≥4的情况,大大超出了卷烟行业标准ΔE≤3的要求范围,尤其是“黄金叶(爱尚)”烟包(如图1所示)色差控制难度系数大。

 

图1 “黄金叶(爱尚)”烟包

 

为达到标准要求,我公司操作人员对印刷工艺进行了多次调整,但非但没有彻底排除问题,还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延迟了交货日期。为了彻底“根除”这个问题,我公司专门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最终找出了多项导致烟包印刷色差超标的原因,总结下来有:

 

✦ 操作人员对印刷工艺知识和设备结构性能了解掌握较少,操作不规范;

 

✦ 对印刷设备的检修调整不到位;

 

✦ 对原辅材料的检验不够细化;

 

✦ 不会正确使用质量工具分析解决问题,对颜色的评价方法不科学等。

为此,我公司制定了全方位的改进措施,多管齐下,解决问题根本,最终在降低烟包印刷色差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细化对原辅材料的检验
 
 
 
1.对原纸的要求
 

对每批次原纸进行检验,检验指标包括厚度、挺度、定量、水分、颜色、表面张力、转移膜粘接牢度、镭射图案等,逐一与技术标准进行比对,达不到标准的一概不用,这样就避免了因原纸有色差、镭射图案不一致、纸张表面掉膜等原因而造成的印刷色差。

 

 
 
2.对油墨的要求

 

要求油墨供应商对标样印刷所用油墨进行定量分析,主要包括油墨的色强度、灰度、色相误差、着色力、透明度、黏度、细度、颜色稳定性等指标,以此作为油墨的技术标准。油墨供应商所供每批油墨需提供详细、真实的指标检测数据,并与标准油墨指标比对,符合我公司各项内控指标时才能投入使用,这样就能有效避免以往凭主观判定油墨适应性,没有对油墨进行定量分析而造成的印刷色差,同时也加快了调墨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注重对印刷设备的检修调整
 

为了保证良好的印刷质量,操作人员应对印刷设备进行合理的检修调整,使其以最佳状态投入生产。我公司使用的曼罗兰R700系列胶印机自动化程度较高,操作人员在正式印刷前只要把主要技术参数,如每个印刷机组的水、墨供应量等输入桌面控制系统,在正式生产中设备会根据操作程序进行自动调整。

 

但印刷设备每个程序的正确执行是以执行机构动作顺畅、到位准确、数据有效为基础的,否则执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有可能印刷设备桌面控制系统显示的数据是准确的,但实际却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就需要定期对印刷设备进行检修调整,具体做法如下。

 

✦ 定期对墨槽进行彻底清洗,确保墨匙动作灵活到位。

 

✦ 查看水辊、墨辊、摆架有无磨损现象。

 

✦ 用塞规、印制墨杠等方法检验印刷压力,使之与预设值保持一致。

 

✦ 测量橡皮布及印版厚度,使之与标准数据相符。

 

✦ 及时更换达到使用寿命的UV灯,避免因UV灯功率衰减而影响油墨固化速度,进而影响印刷质量。

 

✦ 及时更换达到规定印数的印版,避免因图案的细微磨损而影响印刷颜色效果等。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并把相关数据、程序进行固化,印刷设备的检修调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规范生产操作程序

影响印刷质量的因素错综复杂,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管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对印刷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必须控制和掌握印刷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特性,做到规范化生产。为此,我公司制定了详细的操作流程,从原辅材料检验、印刷过程控制,到成品摆放等都规定了详细的操作步骤,形成制度化、流程化,做到生产时有章可循,不会产生因操作人员或操作习惯的不同,而导致印刷效果差异性较大的情况。尤其是要求操作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做到以下要求。

 

(1)开机前要确认原辅材料是否合格,输纸台、叼纸牙排、光电检测等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不出现空张、双张现象;确认润版液的温度、水位是否符合要求,水辊、墨辊与印版压力是否正常,避免出现油墨乳化,保持水墨平衡。

 

(2)正常生产时保持稳定的印刷速度,不能忽高忽低,避免因印刷速度不一致而产生印刷色差。

 

(3)检测印刷品时,观察位置、角度、标准照明光源要相对固定,避免因观察条件不同而造成检测结果存在差异。

 

上述操作要求必须以流程标准为依据,不能因个人操作习惯而改变。

改进对印刷品颜色的评价方式

 

行业人士对印刷品颜色的主要评价方式主要以该印刷品对原稿色彩的忠实再现程度为依据。而完全忠实再现原稿的印刷品是不存在的,所以人们对印刷品是否忠实再现原稿的视觉评判标准有一定的宽容度,如果综合人眼视觉特征、印刷油墨的呈色域、阶调复制域以及各种印刷条件,可以做到科学再现原稿,就是综合人们的视觉心理和生理特征,用最大的油墨呈色域和阶调复制域来表达原稿的阶调层次和色彩特征,以满足印刷质量要求。简单的说,就是利用多种条件,最大限度减少印刷品与原稿的色差,以满足视觉要求。

 

对印刷品颜色的评价方式有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种。

 

主观评价是评价者以复制品的原稿为基础,以印刷质量标准为依据,对照印样,凭借自己的学识、技术修养、审美能力和爱好等诸方面心理印象做出评价。这主要取决于人们对印刷品的视觉感受,因此这种评价因人而异,不太可能趋于一致。

 

客观评价是以测定印刷品的物理特性为中心,通过仪器或工具对印刷品做定量分析,结合复制质量标准后做出客观评价。客观评价有以下优点。

 

✦ 可用定量数据反映印刷品的颜色特性,结合固定标准,有利于印刷品质量的稳定性。

 

✦ 有利于对各种颜色偏差的分析和纠正。

 

✦ 有利于印刷品颜色质量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提高印刷品的质量。

目前,我公司对印刷品颜色的评价方式,由原来的以主观评价为主,改为以客观评价为主,大大提高了对印刷品颜色评价的准确性,为及时调整生产数据、降低印刷色差提供了依据。

 

利用SPC技术控制烟包生产过程中的色差

 

SPC,即过程控制,指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科学地区分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随机波动和异常波动,从而对生产过程的异常趋势做出预警,使生产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恢复过程的稳定,从而达到控制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SPC技术在当前的质量管理领域应用较为广泛,是数据化管理的有效工具。

 

在烟包印刷过程中,为了使印刷品与原稿(标准样张)的色差及同批次的色差控制在技术要求范围内,我公司利用SPC技术,设计了过程控制软件,该软件以标准样张颜色数据为基础,以允差范围为界限,制作了色差管理控制图,把每批次的样品数据输入程序,能够清楚看到产品色差变化情况。根据色差波动情况,查找和分析原因,并及时解决色差问题(如图2所示),从而促进烟包产品颜色的稳定性。

 

图2 色差管理控制图

 

SPC技术的应用,能够对烟包印刷生产过程中色差变化做出可靠评估,减少对常规检验的依赖性,在颜色控制上真正做到事前预防和控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优品率。

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

 

在生产过程中,员工的知识、态度、能力、经验等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好坏与服务水平的高低,而培训是保持员工素质与工作岗位要求相匹配的关键环节。为此,我公司加大了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力度。

 

培训主要针对影响烟包产品质量的因素,围绕原辅材料工艺参数、性能特点、产品质量检测方法及质量工具的正确应用等方面展开培训,进一步提升员工对新材料、新工艺和质量工具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从各工序、各岗位实际需求出发,并根据生产设备的结构、性能、特点及操作方法,以提高设备操作、维修、保养、点检能力为基础,详细为员工讲解预防性设备管理体系,提高员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排除故障的技能,为提高员工综合素质、高质量完成生产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我公司的人员素质得到了提高,设备调整准确到位、检测方法科学合理、操作流程规范有序、过程控制严密高效、产品质量得到稳步提升,特别是印刷品与标样之间的色差,以及同批产品之间的色差均能控制在ΔE≤3.0范围内,有时甚至达到ΔE≤2.5,烟包印刷色差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这些效果的取得是改进措施得到有效落实的具体体现,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我公司把相关技术参数进行了完善和固化,进一步优化了操作流程,使这种生产模式得到规范化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不会因人员的改变而改变,且具有可复制性和可操作性,实现了烟包生产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